吉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即将在吉林省白山市举办。7月20日上午,吉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闻发布会在长春市召开。吉林省民委副主任金明哲分别从举办本届省民族运动会的目的和意义,本届省民族运动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本届省民族运动会的亮点特点,本届省民族运动会吉祥物、会徽设计情况,这四个方面对运动会筹备工作做出总结。1948年3月9日吉林市解放,成立吉林市政府。
吉林省第几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吉林省第8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吉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运动会即将在吉林省白山市举办。7月20日上午,吉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新闻发布会在长春市召开。出席发布会的有吉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金明哲、吉林省体育局副局长曲永凯、白山市副市长许继清,他们共同向大家介绍本届运动会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为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培养少数民族体育竞技人才,凝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吉林省政府决定在今年8月26日至29日,在白山市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举办吉林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设白山主赛场和白城赛马分赛场。
届时将有来自全省11个市(州)的参赛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共计3000余人共同见证四年一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盛大开幕。本届运动会共设15个大项(81个小项),其中包括秋千、跳板、珍珠球、毽球、射弩、押加等12个竞赛项目,陀螺、板鞋竞速等3个表演项目。
吉林省民委副主任金明哲分别从举办本届省民族运动会的目的和意义,本届省民族运动会筹备工作进展情况,本届省民族运动会的亮点特点,本届省民族运动会吉祥物、会徽设计情况,这四个方面对运动会筹备工作做出总结。
运动会的亮点特点
白山市是吉林省重要的边境地区、革命老区,生态文化、特产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历史文化等交相辉映,为本届省民族运动会增添了独特的文化色彩。
为高质量办好此次赛会,白山市提出了“节俭办会、绿色办会、创新办会、廉洁办会、安全办会”,其中围绕“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进行了一些首创性的策划:如提倡绿色出行,会务用车拟租用节能环保车;计划在大学城投放分类垃圾箱,在运动员、裁判员驻地实行垃圾分类。
减少纸张使用,类似会务手册、秩序册等印制品准备采用电子手册的形式;入场票证等也准备采用实名电子票券的形式,这种方式也有利于安保、防疫等工作;在运动员驻地的主题宣传中将加入光盘行动、禁烟、节俭等绿色办会理念。
吉林体育学院的办学历史
1958年9月,长春体育学院成立。
1961年,学院更名为吉林体育学院。
1962年,在暂时经济困难时期,吉林体育学院根据国家“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停办。
1981年7月,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吉林省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吉林体育学院正式复建,肩负起为吉林省体育事业培养高级人才的重任。
1993年,学院提出建设具有吉林特色新型体院的构想,教学上进行面向21世纪的教改工程。
1997年,与吉林省体委一起进行运动员学生化管理体制改革,得到国家体委的充分肯定。
2004年,在《中国青年报》刊载的全国普通院校办学综合实力评价报告中,吉林体育学院在14所体育院校中排名第七。
吉林体育学院都有什么专业啊?
学院现已形成 "四系"(运动系、体育系、武术系、竞技教育系)、两部(基础理论部、成人教育部)、两校(吉林省体育运动学校即吉林体育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和吉林体育学院附属职业技术中专)、一区(吉林体院东校区)为主体,20多个院属机构相协调的教学、训练、科研、行政、后勤、产业管理体制。本科招生专业简介
●体育教育专业(普通高考招生,体育类,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掌握体育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从事体育教学、组织课外体育活动、指导学校课余运动训练及科研、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马列主义原理、人体解剖、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教育学、外语、生物力学、体育史、体育测量与评价、康复保健、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运动技术、计算机、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等。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社会体育专业(普通高考招生,体育类,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国际体育视野和良好的社会体育素养,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大众性体育活动,组织管理、健身指导咨询、体育产业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等工作的富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应用型体育人才。
主要课程:社会体育学、运动解剖学、体育社会学、体育心理学、体育保健学、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社会体育管理学、田径教育、健康评价、中华体育养生术、运动竞赛学、篮球教育、排球教育、基本体操教育、健身武术教育、健美操教育、外语、计算机、大众健身娱乐体育运动项目的理论与方法等。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普通高考招生,文理兼收,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能在体育及相关领域从事体育工商管理、体育市场经营、体育机关管理及本专业方向与理论研究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管理学基础、组织行为学、西方经济学、经济法、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原理、管理心理学、应用统计学、体育管理学、人力资源开发管理、体育社会学、体育经纪人、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公共关系学、商务礼仪、体育竞技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外语等。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普通高考招生,理科体育类,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运动人体科学、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掌握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能够在康复保健、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等领域从事康复物理治疗、医务监督及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等工作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人体解剖学、运动解剖学与环境、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与环境、运动医学与社会、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营养学、计算机基础与应用、外语等。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防卫体育方向)(普通高考招生,文理兼收,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在中等以上学校、公安、武警、武术馆校、健身场所等单位,从事教学训练、武术防卫、武术健身和武术科研工作的教育者、指导者、研究者等体育人才。
主要课程:马列主义原理、文学欣赏、大学语文、创造原理、实用武术英语、运动解剖学、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中国武术史、武术理论基础、体育管理学、传统体育养生学、专项理论与实践。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运动训练专业(提前单独招生,文理兼收,本科,学制4年)
培养目标:培养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工作者。
主要课程:马列主义原理、外语、计算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竞技教育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专项运动理论与运动技术及其训练方法等。
授予学位:教育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