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体育娱乐新闻

法国与澳大利亚断交(法国大革命爆发有什么意义)

时间:2024-12-11 作者: 小编 阅读量: 1 栏目名: 体育娱乐新闻 文档下载

此举引起了英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及俄国的不满。陆军方面由苏沃洛夫元帅统领。然而奥地利未能予以支援,导致俄国在瑞典损失惨重。俄国再次苦吞黄连,宣布与英国断交。鉴于此情,俄英两国决定再度联手。10月8日,普鲁士率17.5万大军迎战19.5万法军。结果普军大败,死伤、被俘士兵达3万多人。法军乘胜追击,于10月27日占领柏林,普鲁士国王遭遇驱逐并亡命哥尼斯堡。

法国大革命爆发有什么意义

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千年的法国封建制度。

当俄国忙于在欧亚大陆上东奔西突地进行土地兼并之时,18世纪末的欧洲已经进入革命时代。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爆发,推翻了长达千年的法国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这次革命震撼了欧洲,在欧洲其他国家引起强大的反响,许多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者跃跃欲试,试图改变国内专制传统,极大地刺激了欧洲各国的君主。

为防止革命蔓延到自己国家,俄国组织欧洲国家建立了反法同盟,瑞典、奥地利、普鲁士、西班牙、萨丁、那不勒斯等国纷纷表示加入,决定多国联合讨伐法国。征讨计划尚未来得及实施,奥地利皇帝和瑞典国王先后去世了,随着这两个国家的退出,反法国家联合起来武装干涉法国的活动被迫推迟,法国正好得以喘息。

1792年,法兰西共和国成立。见证此状,俄国和英国的统治者坐不住了,两国首脑立刻签订了《关于俄国和英国反对法国共同行动的协定》,决定用海军封锁法国沿海港口,对法国实行粮食与武器禁运。

接着,为了彻底扼杀法国革命,减少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英国又分别同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等国签订共同反法的协定,正式结成反法同盟,史称“第一次反法同盟”。反法同盟建立后,马上组织武装力量与法国展开战斗,结果联盟军大败,许多国家退出联盟。到了1796年9月,叶卡特琳娜二世去世,儿子保罗一世继位,俄国也退出联盟。

第一次反法同盟瓦解。法兰西共和国建立后,带动了周边国家发生革命,出现了一些小的共和国,进一步壮大了欧洲资产阶级的势力,提高了其影响力。面对英俄等国家的干涉,法国资产阶级当权派在自卫战争中乘胜追击,呈现出不断向外扩张的趋势,最后发展为与英俄等国家争夺欧洲霸权。1798年夏,拿破仑将军率领3万大军,占据了马耳他岛。此举引起了英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及俄国的不满。

是年底,俄国再次牵头成立反法同盟。英国、奥地利、奥斯曼土耳其、那不勒斯等先后加入,第二次反法同盟形成。同盟成立后,立刻开始了反法战争。保罗一世兵分两路,从海路和陆路两条线对法军发动攻击。

海上舰队由海军大将乌沙科夫率领,穿越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直接进入地中海作战。俄国的海上舰队先后占领了爱奥尼亚群岛和科孚岛要塞,建立起隶属于俄国的“七岛共和国”。陆军方面由苏沃洛夫元帅统领。1799年4月,苏沃洛夫率领俄奥联军在意大利攻击法军。4个月后,法军被逐出意大利,陆军一线可为战果丰硕。之后,俄海军与英海军联合登陆那不勒斯,占领罗马,法军完全撤出意大利,结束了其对意大利的占领。

反法同盟完成对在意大利法军的驱逐后,英国与奥地利两国对俄进行算计,让俄军北上攻击瑞典境内法军。俄方鉴于自己利益的考量同意了他们的要求,按照计划,在瑞典境内的俄军会得到奥地利军队的支援,如此胜利则有保障。然而奥地利未能予以支援,导致俄国在瑞典损失惨重。奥地利这边,却趁俄军北上之际,攫取了意大利两座城市,反应过来后俄国大怒,宣布与奥地利断交。

与此同时,英国也没闲着,趁着俄国北上瑞典之际,一举夺下原本受俄国庇护的马耳他岛。俄国再次苦吞黄连,宣布与英国断交。俄国被奥地利和英国联合背叛,给法国带来了机会。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上台,着手瓦解反法同盟。拿破仑与保罗一世经过秘密磋商,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两国联合抗英,并一起瓜分英国的印度殖民地。

反法同盟不仅失掉了核心国家——俄国,而且多了一个对手。之后,法国又与奥斯曼土耳其和解,终于将第二次反法同盟瓦解。但是,还未待拿破仑与保罗一世瓜分印度的大计成功,保罗一世便去世了。1801年3月,保罗一世之子亚历山大一世继位。亚历山大一世与其父亲的执政理念完全不同。他上台后,马上恢复了与英国的关系,并召回了前往印度的远征军。俄法合作最终无果,但这丝毫不影响法国崛起。

1804年11月6日,拿破仑·波拿巴加冕为法兰西帝国皇帝,并开始了其野心勃勃的扩张计划。拿破仑在其军队所到之处,但凡被征服地区,均推行《拿破仑法典》。拿破仑怀揣一个世界帝国的梦想,希望建立一个以法国为母国的欧罗巴合众国。

在这个合众国里,除了欧洲国家,还要涵盖埃及、奥斯曼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印度、西印度群岛、北美洲的路易斯安那、西班牙和葡萄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等一系列附属国。

拿破仑想象中的世界帝国也是英国和俄国希望建立的,这也注定了法国必将是英俄两国的敌人。鉴于此情,俄英两国决定再度联手。1805年4月,俄英两国在彼得堡签订“同盟条约”,决定以积极的态度恢复法国旧君主制度。随着奥地利、瑞典、那不勒斯与奥斯曼土耳其的加入,第三次反法同盟建成。

1805年11月底,俄方将领库图佐夫率俄军辗转至捷克的奥尔米茨,与拿破仑所率军队形成对抗局势。此时俄军有8.6万人,另有8万奥军正赶来汇合,相比之法军5万人,俄奥联军占据绝对优势。在此状态下,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与奥地利皇帝弗兰茨二世认为已然胜券在握,两人不顾他人反对,决定立刻展开决战。

决战在奥斯特里茨展开,法军以少胜多,联军大败。在这场战争中,法军以损失4000人的代价,致使联军死伤、俘虏共达3.5万人,大大鼓舞了本国士气。此战之后,奥地利与法国签约和解,退出战争。俄军也无力再与法国开战。

第三次反法同盟遂告瓦解。但是俄国并不甘心失败,很快便酝酿成立又一次反法同盟。1806年9月,经过休整的俄国再次联合英国、普鲁士、瑞典、西班牙和萨克森一起反法,建立起第四次反法同盟。

同盟成立后不到1个月,就与法国展开了激战。10月8日,普鲁士率17.5万大军迎战19.5万法军。结果普军大败,死伤、被俘士兵达3万多人。法军乘胜追击,于10月27日占领柏林,普鲁士国王遭遇驱逐并亡命哥尼斯堡。

接下来,法军一路向西北挺进。11月,法军占领华沙,之后很快遭遇俄军。12月26日,法俄两军激战于普乌土斯克,法军取得了这次战争的绝对胜利,俄军后撤。法军乘胜追击,又取得了一系列胜利。1807年2月8日,俄军败于普列西什一埃劳城战役;6月14日,俄军又大败于弗里德兰决战。俄军节节败退,法军一路追击,直到进入俄国提尔西特小镇。

胜利无望也就罢了,还被撵回本土,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不得不向法国求和。1807年7月7日,法俄国两国签署《提尔西特和约》。根据条约,普鲁士易北河以西的领土划归威斯特伐利亚王国,普鲁士的别洛斯托克区划归俄国;普鲁士第二次和第三次划分到的波兰领土与萨克森王国合并建立华沙大公国,国王由萨克森国王兼任。

澳大利亚外交政策

  二战结束以来,澳大利亚一直采取与西方强国结盟、积极参与地区事务,以及通过多边外交发挥国际影响力的外交政策,结盟外交、地区外交、多边外交是澳大利亚外交的三大支柱。

现在与中国断交的国家都有哪些

都是不值一提的小国,如下:帕劳图瓦卢马绍尔群岛所罗门群岛基里巴斯尼加拉瓜布基纳法索马拉维圣多美普林西比冈比亚塞内加尔圣卢西亚瑙鲁马绍尔群岛

1971与中华民国断交的国家有哪些

1949年与苏联、捷克、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断交。 1950年与英国、挪威、瑞士、芬兰、瑞典、丹麦、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印尼断交。 1951年与巴基斯坦断交。 1955年与尼泊尔、阿富汗断交。 1956年与埃及、叙利亚断交。 1958年与伊拉克、摩洛哥断交。 1959年与苏丹断交。 1960年与古巴断交。 1961年与刚果断交。 1962年与乌干达断交。 1964年与法国断交;与中非首次断交。 1968年与中非第一次复交。 1970年与意大利、加拿大、智利断交。 1971年,中华民国受到冷战局势改变而被迫退出联合国,联合国的“中国席位”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致使更多国家与中华民国断交。1971年与比利时、奥地利、冰岛、土耳其、伊朗、科威特、黎巴嫩、秘鲁断交。 1972年与荷兰、西德、希腊、澳大利亚、新西兰、卢森堡、墨西哥、阿根廷、牙买加、刚果共和国断交;与查德首次断交;9月29日与日本断交。 1973年与西班牙、扎伊尔断交。 1974年与马来西亚、巴西、委内瑞拉、加蓬断交;与尼日尔首次断交。 1975年与泰国、菲律宾断交。 1976年与中非第二次断交。 1977年与约旦断交;与利比里亚首次断交。 1978年与利比亚断交;12月16日美国宣布自1979年1月1日起与中华民国断交。 1979年与葡萄牙断交。 1980年5月4日与瑙鲁建交;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断交。 1983年与多米尼克建交。 1984年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断交。 1985年与玻利维亚断交。 1988年与乌拉圭断交;是年中华民国还有22个邦交国。 1989年与格林纳达建交;与利比里亚第二次复交。 1990年7月与沙特阿拉伯断交。 1991年与中非第三次复交。 1992年8月与韩国断交;与新加坡断交;尼日尔第二次复交。 1993年与利比里亚第二次断交。 1996年与尼日第二次断交。 1997年与巴哈马断交;与查德第二次复交;与利比里亚第三次复交;8月29日与圣卢西亚首次断交。 1998年 1月1日与南非断交; 1月与中非第三次断交。 4月24日与几内亚比绍断交。 10月31日与东加断交。 11月20日与马绍尔群岛建交。 1999年 1月27日与马其顿建交。 12月29日与帕劳建交。 2001年6月18日与马其顿断交。 2002年7月23日与瑙鲁断交。 2003年 10月与利比里亚第三次断交。 11月与基里巴斯建交。 2004年3月30日与多米尼克断交 2005年 1月20日与格林纳达断交。 5月14日与瑙鲁第二次复交。。 10月25日与塞内加尔断交。 2006年8月6日与查德第二次断交。 。 2007年 4月30日与圣卢西亚复交。(第二次)。 6月7日与哥斯达黎加断交。 2008年1月14日与马拉维断交。